【元宇宙 教育】④ 元宇宙加持在線教育后,課程會變成什么樣?
引言
在技術融合發展、商業創新驅動和學習創造體驗的交叉賦能和螺旋發展進程中,在線教育將迎來轉換升級的創新奇點,實現發展形態的躍升。
在線教育是未來教育變革的大趨勢,2020年以來的新冠疫情更是加快了這一變革進程。但圍繞在線教育的爭議一直存在,不少學者認為當前在線教育存在以下問題:
-
平面網頁枯燥單調,難以調動學習積極性;
-
人機交互方式簡單,學生參與感不強;
-
學習數據記錄不全,難以評價學習成效;
-
缺乏技能培養環境,實踐環節欠缺。
在線創作游戲平臺Roblox認為構成元宇宙的基本要素包括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時隨地、經濟系統和文明。這八大要素將構成一個虛實融合、泛在互聯、智能開放、去中心化的3D模擬世界。因此,元宇宙作為在線教育的新平臺將重新定義在線教育的發生空間,變革在線教育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支持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全面發展。

01
元宇宙在線課程資源
元宇宙將聚合多元技術形態,形成虛實融合的沉浸式視覺在線課程新形態。元宇宙在線課程資源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課程內容的精細解剖,即將學習對象進行案例具象,通過對其進行旋轉、縮放、拆分等具身操作或情境化展示,探尋概念暗含的內在邏輯;
二是課程架構的靈活組合,學習者既可在原有課程設定序列中學習,也可個性化訂制場景序列組合,還可加入自制場景進行課程再造;
三是課程升級的共同塑造,即通過完整記錄師生的學習歷程,把教與學留下的數據進行深度挖掘與分析,以動態反饋于課程資源的優化更新。
從體驗的主體參與程度來看,課程資源的類別可以劃分為如下三類:
基于旁觀者視角的“他者”課程
學習者以第三人稱方式,通過“漫游”的形式進行體驗學習。該種課程以電腦、平板或智能手機等顯示設備為終端,既可以是平面顯示形式,也可以是加入增強現實或增強虛擬設備后的立體顯示形式。該類課程內容、學習路徑、交互方式等被預先設定,學習者以有限的操作權限和有限的沉浸感知開展學習。
基于學習者視角的“主體”課程
學習者以第一人稱方式,通過“沉浸”的形式進行體驗學習。該種課程以可穿戴虛擬現實設備為基礎,學習者的感官沉浸程度與穿戴設備的豐富和契合程度有關。該類課程雖然也經過預先設定,但是學習者具有更多的操作自主權。伴隨學習者感官真實反饋程度的加深,該類課程將逐漸成為元宇宙課程的主要表現形式。
基于“超越者”視角的“真實”課程
學習者以“第二人生”的方式,通過“再造生命”的形式進行體驗學習。該種課程以計算能力的飛躍發展為基礎,以腦機接口技術為依托,以神經傳輸的可連接、可計算和可解釋的實現為標志。學習者完全“生存”其中,虛實融合場景具有理解智能,能夠根據學習者思想的變化而動態建模,真正實現“所思即所得”。

02
在線教學方式
教學的靈活化、在線化和終身化是未來教育的新常態,增強人際互動以消弭時空阻礙是提高在線教學成效的關鍵。盡管在線同步視頻教學已經步入常態化,但是二維網絡技術尚無法真正實現人際再融合,主要表現在“技術在場”掩蓋學習規避、技術誤用致使價值湮沒、交互迷失導致情感缺失和技術“集置”產生教學異化。
可見,目前在線教學在交互、情感、質量、主動性等方面尚難以取得實質性發展。而元宇宙在線教學為解決上述難題提供了可能途徑。
從元宇宙在線教學的應用場域來看,主要可以劃分為如下三種類型:
社會化在線教學
基于分布式虛擬現實,學習者可以選擇大型的虛擬學習社區或者虛擬課程平臺進行注冊學習。身處異地的不同終端學習者通過化身可共享相同的虛擬學習空間;還可根據元宇宙中的社交規則,進行資源共享、合作互動和自身體驗等活動。
學習者可以穿梭于不同的學習場景,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等,學習者還可與其他化身、虛擬人等進行多元互動。
教師可以通過教師類群組織講授、展示與分享等活動,設置靈活的教學模式,按需切換教學發生的場景,根據精準反饋信息進行教學干預。這種教學方式將消除教與學的界限,使得師生共同在境脈體驗學習中重建社會關系。
融合化在線教學
元宇宙在線教學將真正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封閉狀態,使課上教學與課下學習真正融合起來。
教師類群將同時面對本地課堂學生與異地終端學生,教師在本地仍采取自然的授課方式,而異地學生主要有兩種參與方式:
一是對授課教室進行虛實融合化處理納入元宇宙在線教學系統,讓異地非注冊學習者通過化身形式參與課堂學習。
二是對于注冊的學習者,通過全息投影等技術將影像顯示在本地教室中,或者顯示在教師控制屏幕中,讓學習者參與真實的課程互動。如此真實課堂將被徹底開放,學校的教學受益面將被最大化。
實驗化在線教學
元宇宙在線實驗教學將超越真實,再現“真實”情境,展現反應現象,進行過程記錄和規避潛在風險。
從實際需求來看,主要包括三種類別:
一是流程體驗類,該類實驗主要面向特定的服務行業,在制作過程中需要精準滿足流程中的規則要求,讓學習者切身感受到“實景實情”。
二是仿真操作類,該類實驗需要通過準確的操作產生對應的反饋,反饋可以是文字、實驗結果或現象等,關鍵在于反饋的科學性。
三是終端實體操作類,該類實驗以虛擬對象作為中介而操作真實對象,既能獲得真實實驗結果,也規避了潛在的實驗風險,關鍵在于操作過程感知要盡量與實際操作相吻合。

03
元宇宙在線學習支持服務
學習支持服務是在線教育的核心要素,對于提高學習質量、降低輟學率具有重要作用?;谛屡d技術的創新服務發展方興未艾,然而目前大眾對在線學習支持服務的滿意度并不高 ,元宇宙通過構造在線教育的“微世界”,可實現對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的科學構建。
首先,數據驅動,元宇宙在線教學系統將實現覆蓋全域的數據整合閉環,以優化動態服務決策。
其次,智能輔助,元宇宙在線教學系統能夠智能識別教與學的過程需求,將支持服務自然融入到教與學的過程之中。
再次,貫穿過程,元宇宙在線教學系統提供的支持服務將覆蓋學習、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
最后,綜合服務,元宇宙在線教學系統將發揮瞬時服務的多線程特征,實現支持服務的教、學、管、評于一體,使多類型支持服務形成聚合之力,發揮最佳之效。
從支持服務的類別來看,主要可以劃分為如下三種類型:
基于虛擬助理的學習“全視角”支持服務
元宇宙中的虛擬助理擁有豐富的外在形象,學習者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有研究表明,虛擬人通過表情變化、肢體互動具有更強的吸引力,能夠有效激發學習動機,減認知負荷,增強學習效能感。
基于虛擬助理的在線學習支持服務涵蓋:資源推送服務,即依據學習者興趣、學習內容、知識情境、社交網絡等進行動態場景化推送;教學互動服務,即通過開發虛擬助理可為學習引導提供服務 ;情緒調節服務,即通過情緒識別和情緒調節來激發學習者的積極情感等。
基于人機協同的教學“智慧型”支持服務
元宇宙智能環境具有“外在之智”的特征,對于教師與教學過程能實現“人性化”理解。
首先,在課前階段,可根據教師需求提供智能化的教學設計方案和配套資源,教師只需進行簡便操作就能達到修正優化的目標。
其次,在課中階段,可綜合動態分析學生個體與班級群體狀況,提供科學的教學決策與干預策略,并同教師一起完成“雙師”協同教學。
第三,在課后階段,可進行智能化的作業評判,實現動態性作業反饋與綜合分析,并且輔助教師完成教學反思,助力其信息素養和專業技能提升。
基于流程再造的管理“一站式”支持服務
元宇宙在線教育將建成統一的數據中臺系統,實現多模態數據的生態化共生,使各個管理子系統的決策實施更加科學化、智能化。
首先,全面提升單個管理服務事項成效,應盡量壓縮辦理環節,開展個性化辦理服務,并且跟蹤事項辦理的全過程。
其次,智能整合多個管理關聯事項,應實現底層智能聯通,根據某一事項變更情況動態更新關聯事項數據,并且對辦理路徑給以智能引導。
最后,根據管理事項變更及技術發展情況,對管理事項實施流程進行動態優化,并對關聯事項進行動態調整。

基于元宇宙的在線教育將進入體驗化學習和沉浸式交互的創新發展階段。這將打破以二維網絡技術主導的在線教育發展瓶頸,形成視覺沉浸與人工智能無縫交融的理想空間形態,實現認識世界與虛實共生的感知世界的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