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趨勢
市場需求龐大且持續
全國50.7萬余所學校,2.6億余在校生和1600余萬在校老師,對信息化的需求龐大且持續。同時,消費結構升級帶來的教育資源投入比例的不斷增大,客觀上保證了教育行業永遠都是個需求量巨大的“朝陽產業”。另一方面,教育需求增長和社會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之間的矛盾一直以來都長期存在,而教育信息化正是一個有效解決該矛盾的手段。
2021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估約
賽道搶占期
預測到2026年我國智慧校園的建設滲透率達到40%以上,我國智慧校園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890億元,行業發展復合平均增速將約為14%。
教育信息化2.0時代,進入以客戶為導向的軟件和服務市場,市場處于賽道搶占期。未來,隨著5G、AI、大數據、VR等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新的硬件升級、覆蓋于整個教學活動的軟件服務以及C端用戶的付費場景增加等,整個教育信息化市場將迎來一波新的高速增長機會點。
整體規模持續增長
2021年教育信息化市場將突破5000億規模,整體規模持續增長且趨于穩定,教育信息化的推廣和不斷深化應用,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信息化行業研究報告》
政策環境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
《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
《教育信息化
“十四五”規劃》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
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
利用最新技術支撐教學,強化信息化治理,實現“一站式”服務,實現AI+大數據為核心的一體化校園建設。
整合信息資源,提高教育管理現代化水平,建設信息化公共支撐環境,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創新體制機制,實現現教育信息化可持展發展。
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著力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教育服務供給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
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逃c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
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從服務教育教學拓展為服務育人全過程。深入推進管理信息化。從服務教育管理拓展為全國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部署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
中國教育現代化
2035
《教育部科技司
2020
年工作要點》
品牌優勢
智慧互聯
開放融合
基于大數據中心的智慧校園頂層設計,打造智慧校園大數據平臺,構建相關行業應用,實現數據開放融合。將分散的數據資源統一集中,可實現對校園運營監測、智能決策、協同聯動等綜合服務,連接社會資源,通過“共建、共治、共享”的開放管理模式為新時代智慧校園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基于業務打造的智慧校園系統融合的服務平臺,以智慧化、提升用戶體驗度為切入點,提供“全時、全域”的基于“學生、教師、空間、資源、環境、教學、教務、系統等大數據庫的綜合服務,更好地支持大規模、多樣化、行業化、定制化、移動化的教育發展模式。
科研成果
生態體系
2014成立躍途智慧教育研究院,率先在國內教育行業開創了“AI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教學質量評估系統”、“校園安全態勢感知大數據中心”等,專注于對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多個領域的技術開發,獲得國家專利100余項,其中,虛擬與現實融合物聯網控制技術、AI計算機視覺技術、CharRNN技術進行圖片識別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專注教育近十年,國內最早全域智慧校園頂層建設的企業之一,不斷創新智慧校園生態體系,完善產品矩陣,在探索場景智慧校園的過程中搭建開放靈活、可擴展的核心系統,適應互聯網海量高速的業務需求,與此同時不斷開拓沉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并深度應用于產品研發,目前研發技術已突破底層限制,完美適配
市面主流品牌智慧產品接口,實現無線聯動
,構建智慧發展新生態。